一、推動緣由:
國內對健康風險評估及流行病學調查之執行作業仍無共識,再加上媒體有機會就以聳動標題報導,造成一般人對煉油廠及石化業之員工與附近居民健康多所疑慮,因此除應明確規範健康風險評估及流行病學調查之執行方式外,並於必要時對外釐清事實。
二、推動方式:
2018年係以7,000仟元贊助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辦理健康風險新觀念營造策略研究,經延攬國家衛生研究院温啟邦教授、美國環保署陳昭文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謝顯堂教授、美國德州大學蔡善璞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宋鴻樟教授等5位國際環境專家組成諮詢委員會,針對石化業界健康風險評估及流行病學上的問題研討凝聚共識後向政府提出適切建言,俾協助國內建立符合國際及環保署規範要求之執行方式。
三、2018年推動成果:
(一)辦理「解開臺灣環保與經濟發展之糾葛俾改善投資環境」國際研討會:
為宣導國人正確認知,包括台灣空污的來源、釐清肺癌來自空污的誤解、經濟發展對健康的重要性、倡議規律生活習慣為追求健康的優先作法,結合工業總會及現代財經基金會邀請美國環保署、埃默里大學、華盛頓大學、英國醫學期刊(BMJ)主編、國策顧問、台灣環保署、國衛院、中央大學、香港大學計10位專家於11/29辦理「解開臺灣環保與經濟發展之糾葛俾改善投資環境」國際研討會,宣導包含:
1.台灣環評非大改不可的理由。
2.美國德州與台灣環評與風險評估制度的比較。
3.正視阻礙企業投資意願的法規。
4.正確解讀PM2.5的研究。
5.加強風險溝通:以空污與吸菸危害的比較為例。
會議成果全版刊載於聯合報/經濟日報及公佈成果影片於Youtube網路社群,並彙編研討會成果專刊予經濟部、衛福部、環保署、縣市環保局/衛生局及全國工業總會等47個機關團體做為政策參考。
↓ 香港大學教授林大慶(左起)、國策顧問暨現代財經基金會副董事長李伸一、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美國環保署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Dr. Honeycutt、英國醫學期刊Tobacco Control菸害防制 新聞主編Dr. Marita Hefler、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球疾病負擔計畫研究員Ms. Marissa Reitsma、國衛院名譽研究員温啟邦等貴賓合影。研討會由現代財經基金會、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與其他學術團體共同參與。
(二)針對社會關注健康風險評估及流行病學議題釐清說明
1.運動與空污之利弊議題持續延燒:
源自英國劍橋大學Marko Tainio教授於2017年應本計畫「空污與健康國際研討會」說明,PM2.5>160μg/m3於室外劇烈運動才對身體有害
(1)針對環保署規範PM2.5>36μg/m3就對室外活動警示,温啟邦教授及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理事長呂鴻基教授於2018年1/8投書聯合報「紅害不運動 續當東亞病夫」,指出台灣環保署誤解美國環保署美意,將「空氣品質紅色」解讀為不要學生出外運動,台灣的PM2.5並無高到該禁止運動的程度,不運動的壞處遠大於空污。
(2)針對2018年1/30聯合報後續報導: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有不同看法,認為空污長期對心血管有害;溫啟邦教授宣導:站在預防醫學角度,即使在空污環境下運動,好處仍勝於完全不運動,因為運動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不運動長期對心血管也有害,「空污禁止運動」的觀念需要被翻轉。
2.推動環保署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規範修訂:
借鏡美國德州環品署(TECQ)作法,包括石化業帶動德州經濟發展、環評審查由環評署自理、個別致癌物風險值<10-6不納入總風險計算、德州全癌死亡率及氣喘發生率皆遠低於全美,提供環保署作為政策參考。